close

  非常評
  日前,網上流傳一個短片,一對內地夫妻在香港街頭讓小孩在路邊小便,引來一名香港男子不滿,舉機拍攝,引發雙方推撞衝突。有人指責當街小便行為的不文明,也有人替這對年輕夫婦辯解說這是“出於無奈”,還有人認為內地游客在香港不文明行為被放大鏡檢視,是一種歧視,乃至上綱上線到內地與香港的爭端。
  等一等再“上綱上線”
  爭論的本質不在於幼童當街小便本身,而在於香港與內地民眾在行為方式與思維方式上的隔閡,以及不同立場的人抓住一切機會借題發揮,將隔閡加以炒作與消費,從而宣揚自己褊狹的理念。
  內地游客與香港市民就公共場所行為方式問題產生衝突,已非新鮮事。因此,當最近這起“內地夫妻帶孩子香港街頭小便引發港人拍照譴責”事件在微博上開始發酵時,很多人便預料到了“沸沸揚揚”的這一刻會比以往更快地到來。
  仔細觀察一下各方的討論,也實在無甚稀奇,大多是在跟風、站隊,並熱衷於將此事界定為“素質的差異”、“文明的衝突”以及“人性的缺失”。有趣的是,我嘗試對事件本身的全過程和重要細節進行還原,卻發現無法做到,原因是無論媒體的報道,還是意見領袖的評論,乃至現場網友對事件的還原,均頗有語焉不詳,乃至互相矛盾之處。
  不妨這麼說:事情發生了,也帶來了衝突,但事情的原委究竟如何?千里之外的你我均不得而知,因為我們接觸到的,都是故事的不同版本,而非真實的故事本身。有人強調孩子的母親打了路人耳光,有人聲稱旁觀者拍攝了孩童的私處……生活不過羅生門,在這個觀點基於立場而非事實本身的時代里,尤其如此。
  讓我們先把尚且含混的事實放一放,退一步想:這個事件在框架或母題上,究竟是一個什麼情況呢?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在街邊小便,縱然是人之常情,但孩子的監護人仍需為此承擔相應的責任;旁觀者若有不滿,自可言語批評,這是人家的言論自由。到此,事件就算完結,似乎沒有什麼上升的必要和空間。
  當街小便自然不雅,可放在任何一個公認文明的國家裡,似乎也可歸入“人之常情”。若有歐美醉漢在香港街頭嘔吐,恐怕不會有人上綱上線,扣上素質、文明乃至人性的帽子。因此,爭論的本質不在於幼童當街小便本身,而在於香港與內地民眾在行為方式與思維方式上的隔閡,以及不同立場的人抓住一切機會借題發揮,將隔閡加以炒作與消費,從而宣揚自己褊狹的理念。
  香港是前殖民地,無論制度還是價值觀上,均長期受英國影響;而兩地社會發展程度不均,亦使得內地民眾比起香港民眾來,更加複雜、差異大。這些是隔閡的根源,是短期內難以改變的事實,更是彼此諒解的前提。常識告訴我們,人不會無緣無故在繁華鬧市中小便,而肆意拍攝兒童隱私也絕非大多數路人的興趣癖好。一切衝突的發生均事出有因,在“原因”不明的情況下,貿然“抓住一點,不及其餘”,實在有違文明社會的基本準則。面對此類事件,新聞媒體與網絡意見領袖尤其應當珍惜羽毛,切勿打著“批評”的旗號行黨同伐異之事。
  說穿了,還是要有耐心,要等一等,等到過程被釐清、細節被敲定,再去上綱上線。到那個時候,人們自然會發現這個“綱”和這個“線”已然不重要,如何消除誤解、解決問題、避免傷及無辜,才是當務之急。而這些瑣碎的東西,才是很多人整日掛在嘴邊卻從未真正理解的那三個概念:素質、文明與人性。 □常江(中國人民大學教師)
  香港何時變得如此“暴戾”
  從內地游客港鐵進食風波,D&G拒絕市民拍照,到孔慶東辱罵港人事件、“雙非”事件、直到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奶粉荒”,“內地因素”無一不在陸港矛盾中起到根源與催化劑作用。
  從一個內地人的角度看,類似的新聞著實沒有任何新鮮感,我們已經習慣於在各種頭條上讀到自己的同胞在世界各地的種種不文明行為:大聲喧嘩、隨地吐痰、在千年古跡上留名“到此一游”……悲觀地想,短期內這種“形象”可能難以改變。
  可是,這則新聞還是讓不少在港定居多年的內地人讀到了一個陌生的香港。
  一位資深的香港媒體人回憶九七回歸之初,當內地游客遇到類似的情況,港人定會出手相助,而非冷眼旁觀甚至拍照上網。一個兩歲女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是無法與成年人相比的,在這一點上,香港人也不會例外。陸客的行為自然違反了香港的管理條例,但是,未經允許私拍兒童便溺的照片同樣違反香港法例,並且,在內地和香港的文化背景中,這同樣是不文明的行為。
  更激烈的行為是,在港人常用的社交網站Facebook、高登等平臺上,激烈聲音不絕於耳。內地游客在香港的處境漸趨艱難,就從今年開始,幾乎每個周末,在內地游客聚集的尖沙咀到旺角一帶,都有大大小小的反對內地自由行同胞的游行。不時有內地游客在香港街頭遭到這樣的游行參加者的“圍觀”,感覺自己從內地來,就像戴著原罪。最令人難以接受的莫過於去年,一位來自內地的女生在香港遭遇車禍遇難,網上竟有不少激進的本地人拍手稱快。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個昔日曾被無數內地人憧憬為文明與法治的天堂的“東方之珠”,正在經歷一次重要蛻變。回想過去幾年,從內地游客港鐵進食風波,D&G拒絕市民拍照,到孔慶東辱罵港人事件、“雙非”事件、直到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奶粉荒”,“內地因素”無一不在陸港矛盾中起到根源與催化劑作用。
  保持理性的香港媒體人和知識界不禁自問:昔日那個曾在饑荒年代救濟同胞、在開放初期敞開胸懷的香港,從何時起變得如此暴戾、情緒化、冷漠了呢?
  原因並不複雜,內地同胞在這裡盡情釋放著積累多年的財富能量與自由欲望。香港這個只有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天地,不僅要承載七百多萬常住居民,還要承擔日益龐大的自由行社會成本,僅去年,內地自由行人數就超過兩千萬,這對小小的香港來說,無疑是沉重的負擔。
  如今,很多香港人很難做到始終如一的理性與寬容,“守城”的悲情感與非理性產生得無比自然。香港的社會情緒短期內恐難改變,而冀望內地游客素質短期內大幅提升更是難上加難。在兩難之間,兩地政府可做的,或許是給香港以更大的自主權,自主決定自由行規模,算是給香港的一劑止疼片。 □張倩燁(香港媒體人)  (原標題:一泡尿引發的“口水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v18cvwb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