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報記者 高健
  當前,北京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破解特大城市可持續發展難題,刻不容緩。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對2014年的工作安排中,促進京津同城化、京津冀一體化,引起委員們的熱議。堅持高標準、大尺度、深層次,以突破難題為導向,以城市群治理“城市病”,成為共識。
  同城化不是同一化
  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京津同城化”,讓人眼前一亮。
  乍一聽“同城化”,很多人心裡可能會想到“超級大都市”,但方炎委員認為:“‘同城化’是城市群的概念,並不是‘同一化’。”
  方炎說,同城化是指一個城市與幾個相鄰的城市或地方,在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等方面具備能夠融為一體的發展條件,通過相互融合,促進共同發展;以存量資源帶動增量發展,增強整體競爭力;以優勢互補,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
  “‘同城化’並不是人為的,這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造成的。”方炎說,同城化可以使城市實現強強聯合,優勢整合,“短處變長,長處更優”。這些城市打破了行政區域界限,通過資源優勢互補,產業錯位發展,設施共享和市場共建等,謀求各具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目標都在於發揮各自優勢,抓住機遇,促進共同協調發展。
  設立生態補償基金共建生態圈
  “大城市病多反映在生態方面。”方炎認為,加強首都生態圈建設是京津冀區域合作應有之義。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一項重點調研課題顯示,從保護供水來源、抵禦風沙侵襲和控制大氣污染物等方面考慮,首都生態圈涉及天津、河北兩地166個市(縣)。
  方炎認為,應該通過創新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提高周邊地區生態保護的積極性。“首先,要建立生態補償基金。”方炎說出了具體構想:整合環首都生態圈生態建設資金,出資標準可以按照各地區人均GDP比例進行分攤,並按照經濟發展進行動態調整。
  發展市郊鐵路促進一體化
  “便捷的交通,是區域一體化的基本條件,人才、資本才能流動起來。”王汝芳委員的話得到了多名委員的贊同。
  在一份鐵路和規劃專家共同研究的課題中,北京及周邊地區被分成了3個圈,分別是半小時都市服務圈、一小時都市服務圈和兩小時都市服務圈。其中,半小時圈是指從中心城出發,利用軌道交通半個小時能到達的區域;一小時圈,是利用市郊鐵路搭建的服務圈,主要連接起懷柔、密雲、平谷等遠郊區縣和燕郊、廊坊等周邊城市;兩小時圈,則依托城際列車連接保定、石家莊、秦皇島、張家口等城市。
  程留恩委員在提案中也提到,通過發展市郊鐵路,促進京津冀一體化建設。“市郊鐵路在所有城市交通工具中運力最大、經濟性最強、舒適安全度最高,是特大城市、城市群解決交通問題、城市佈局問題、城市發展問題的最好甚至唯一方式。”
  發揮中關村溢出效應促區域科技合作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在關於京津冀區域發展戰略的思考這一提案中,如此給京津冀合作的發展定位:建立國家的創新基礎、重點發展戰略高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和現代農業示範。
  提案從三地的發展來分析:北京通過加大向周邊省市的輻射可以提升首都的影響力,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經濟分工;天津通過與北京的合作可以優化產業結構,增加生產利潤,壯大特色產業;而河北通過京津的幫助,可以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通過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整個地區的生態文明。如果三地通過區域科技合作的方式,實現重大技術的突破,推動技術的順利轉移,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打造一批在行業範圍內和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那麼京津冀必將成為推動國家科技創新與持續發展的引擎。
  “我認為中關村應該發揮高端輻射作用。”王汝芳提出。事實上,去年,北京分別與天津、河北簽署了合作協議,都對發揮中關村作用,加強科技合作作出了安排。
  “當地區之間,有了類似的產業標準,形成了廣大市場,建立健全了商業機制,自然就會形成相同的城市理念和區域經濟體系。”王汝芳分析說。
  鏈接
  他山之石: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
  長江三角洲地區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提出打造“長三角經濟圈”的設想,從其發展歷程看,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我國區域一體化中最成功的典範之一。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態勢,首先表現在政府間合作聯動:上海市政府發表了“關於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的政府間行動綱領”;杭州市發表了“接軌上海,錯位發展”的戰略取向;湖州市提出了加快“接軌上海”的具體舉措;南通市則提出要把南通建設成為“北上海”的戰略思路……
  此外,在區域市場一體化、交通一體化、醫保一體化等方面,長三角區域也做了完善的準備:在上海,除了有國家級證券市場、外匯市場、期貨市場等聯繫和輻射全國市場外,其他類型市場的服務範圍也已基本延伸到周邊地區;多數城市間路程不超過4小時;醫保實現異地結算報銷。
  有專家分析,在一體化進程中,發揮政府職能,可以降低一體化對部分城市的過度衝擊;市場一體化有助於打破地方保護,消除合作障礙;產業一體化,則可以形成產業分工,實現區域內產業結構合理化,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交通的發展,醫保等制度的完善,則為區域一體化提供了硬件支持和服務保障。  (原標題:以城市群治理“城市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v18cvwb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